网站首页 -> 走进榆林 -> 经济现状 -> 正文
2015年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6-06-14 10:00:14  编辑:管理员


榆林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榆林调查队

2016年4月13日


    2015年是榆林经济形势极其复杂严峻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中省一系列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经济发展稳中趋好,公共事业快速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综合

    201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40.11万人,出生率11.51‰,死亡率6.36‰,自然增长率5.15‰。城镇人口187.06万人,占55.0%;乡村人口153.05万人,占45.0%。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2621.29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3.60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637.29亿元,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840.40亿元,增长4.0%。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5%、62.5%和32.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77267元,约合11899美元。



    全年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1074.81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1.0%,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1%,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8%,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0%,农业生产价格上涨1.6%。

 

    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0.08亿元,比上年增长4.9%。其中,种植业产值128.77亿元,增长5.6%;畜牧业产值101.52亿元,增长2.4%;林业产值8.96亿元,增长18.6%;渔业产值1.51亿元,增长54.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33亿元,增长3.0%。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67.62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4%,总产量142.90万吨,减产15.10万吨。其中,夏粮产量4.79万吨,增长6.3%;秋粮产量138.11万吨,下降10.1%。蔬菜产量79.78万吨,增长5.5%。

    全年造林面积77.6万亩,比上年下降2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68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121.34亿元,比上年下降8.9%。其中,重工业总产值3046.09亿元,下降9.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7.6%;轻工业总产值75.25亿元,增长4.0%,占2.4%。全部工业增加值1598.08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62.03亿元,增长4.2%。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36.08亿元,增长6.5%。

    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能源工业产值2436.48亿元,比上年下降13.1%,非能源工业产值684.86亿元,增长10.2%,能源工业与非能源工业产值之比为78.1∶21.9,增加值之比为86.8∶13.2。能源工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完成产值1291.49亿元,比上年下降2.4%;石油天然气开采业479.18亿元,下降30.4%;石油加工炼焦业完成产值368.85亿元,下降24.0%;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296.96亿元,下降3.4%。非能源工业中:化学原料制品制造321.60亿元,增长30.2%;有色金属冶炼业151.02亿元,增长2.2%。

    全市682户规模以上直报工业企业(不含6户省上反馈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924.10亿元,比上年下降8.3%;利润总额190.8亿元,下降40.7%;税金总额189.8亿元,下降5.4%。

    全年建筑业总产值148.90亿元,比上年下降25.9%,增加值58.91亿元,增长7.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84.37亿元,比上年下降15.9%。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33.63亿元,下降18.8%。项目投资完成1086.64亿元,下降17.8%;房地产投资完成46.99亿元,下降38.6%。民间投资完成425.64亿元,下降16.9%。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不含农户),第一产业投资29.60亿元,较上年增长4.8%,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6%;第二产业投资711.41亿元,下降5.0%,占比为62.8%。其中,能源化工工业投资614.98亿元,下降5.3%;非能源化工工业投资93.44亿元,下降2.3%;第三产业投资392.66亿元,下降36.6%,占比为34.6%。

    从资金来源看,国家预算资金114.20亿元,较上年下降3.2%;国内贷款84.70亿元,下降21.3%;自筹资金901.60亿元,下降26.2%;其他资金来源85.70亿元,增长51.5%。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30684公里,比上年末增加907.08公里。在总里程中,高速公路1005公里,国道675.36公里,省道678.22公里,农村公路28325.32公里。在农村公路中,其中县道2640.00公里,乡道3479.21公里。

    铁路运输中,货运量19705.90万吨,货运周转量3883206.19万吨公里,客运量567.31万人次,客运周转量450433.58万人公里;公路运输中,货运量16694万吨,货物周转量5789157.00万吨公里,客运量3187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71500万人公里;民航运输中,货邮量3414.8吨,增长9.7%,旅客吞吐量149万人次,增长7.0%,运输起降16159架次,增长4.0%。

    年末机动车保有量达到697883辆(包括农用拖拉机),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594576辆。轿车保有量319468辆,增长9.2%,其中私人轿车305281辆,增长9.9%。进口车辆32752辆,增长2.1%,其中进口轿车5612辆,增长7.3%。

    全年邮电业务收入27.69亿元,比上年下降28.6%。其中,邮政业务收入2.95亿元,增长21.8%;电信业务收入24.74亿元,下降23.7%。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72.62万件,订销报刊累计4318.22万份,订销杂志累计200.30万份,邮路长度达到26477.80公里,农村投递线路25913.30公里。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428.88万部,其中固定电话48.54万部,移动电话377.35万部。

    六、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96.41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94.52亿元,下降17.7%。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72.47亿元,比上年增长2.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23.94亿元,增长8.5%。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357.59亿元,比上年增长3.3%;餐饮收入38.82亿元,增长15.8%。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170.92亿元,比上年下降18.0%。按用途分,餐饮类商品零售10.37亿元,下降0.7%;穿着类8.98亿元,下降3.3%;日用品类151.56亿元,下降19.7%。

    全市旅行社达到49家,旅行社分社32家,网点25家。星级饭店共有30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3家,三星级18家,二星级8家。全市共有AAAA以上景区3个,AAA以上景区11个。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99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4%,旅游收入107.50亿元,增长12.8%。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财政总收入640.38亿元,同口径比上年下降5.5%;地方财政收入295.59亿元,同口径增长13.8%。财政支出464.64亿元,增长9.8%。

    201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793.87亿元,比年初增加175.63亿元,增长6.7%;各项贷款余额2032.89亿元,比年初增加97.18亿元,增长5.0%。

    全市有证券公司6家,期末证券开户总数71607户,2015年新开33465户,市场各类证券交易量649.39亿元。

    全年有各类保险公司34家,全年保费收入36.62亿元,比上年增长24.81%。其中,财产险收入16.67亿元,下降4.2%;寿险收入19.95亿元,增长66.8%。各类保险公司累计赔付支出12.24亿元,增长7.3%,其中,财产赔付支出10.19亿元,下降0.6%;寿险赔付支出2.05亿元,增长76.72%。保险深度1.4%,保险密度989.73元/人。

    八、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659所,其中,高等学校2所、中等专业学校7所、普通中学212所、职业中学20所、小学384所、幼儿园1026所、特殊教育学校8所。

    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累计招生200807人,毕业178641人,在校学生数626138人。在校学生中,高等教育在校学生17253人、中专4943人、高中72023人、职中13250人、初中96600人、小学245876人、幼儿园175776人、特殊教育417人。各级各类学校共有专任教师47721人、代课教师1456人。学前、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98%、99.83%和99.84%。

    全市组织评议登记科技成果44项,其中科技成果综合水平达到国内领先12项,获“陕西省年度科学技术奖”5项。申请专利1375件,申请发明专利396件,授权专利949件,技术交易合同登记额2.04亿元。

    2015年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24个,影剧院13个,文化艺术馆13个,艺术学校1个,公共图书馆12个,文化站226个,博物馆、纪念馆20处。全市广播、电视转播台20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6.47%,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6.41%。

    九、卫生、体育和档案

    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861个,其中,医院103家,社区服务中心7家,卫生院229家,村卫生室3758个。共有床位18301张,其中医院病床14459张,卫生院病床3525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2191人。已建成三级综合医院4个,二级综合医院16个。共有妇幼保健机构13个,中医医院15个,专科医院19个。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97.22万人,参合率达99.2%。

    年末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0.95平方米,拥有大型体育场6座,体育馆3个,游泳馆4个。全年共举办各类大型体育活动244次,其中市级举办27次。全年共派出633名运动员参加省运会的比赛项目,共获得金牌79枚、银牌97枚、铜牌95枚。完成了年度国家、省级各项体育惠民工程,实施了20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65个社区路径配送工程,97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年全市525个体彩网点共计发行体育彩票5.68亿元。

    2015年全市年末拥有综合档案馆13个,专业档案馆3个,馆藏案卷594244卷,以件为保管单位档案632952件,馆藏资料115767册。

    十、水利水保

    全年水利水保投资14.84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52.96平方公里,新建、加固淤地坝876座。新修基本农田9.9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7.96万亩。新建农村饮水工程900处,安全达标人口新增33.56万人。

    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年榆林城区二级以上天数286天,其中达到一级标准天数为28天。市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全年二氧化硫排放量17.79万吨,比上年削减1.81%。氮氧化物排放量16.35万吨,削减12.69%。其中,机动车排放量3.57万吨,削减12.18%;化学需氧量排放量4.8万吨,削减2.49%;氨氮排放量0.57万吨,削减2.88%。

    全市发生各类事故828起,同比下降0.2%,死亡189人,下降11.0%。其中,发生生产经营性事故612起,增长1.8%,死亡126人,下降11.9%;发生较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1起,下降75.0%,死亡3人,下降87.0%,杜绝了重特大安全事故;亿元GDP死亡率为0.048,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0139,工矿商贸10万从业人员死亡率1.32,分别下降了32.4%、79.8%和45.7%。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65元,比上年增加2089元,增长8.1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02元,比上年增加835元,增长9.31%。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9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0395人,困难人员再就业438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

    全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31.77万人(不含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68.96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0.81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21.82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30.76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9.74万人。

    全市共有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61个,拥有床位6781张。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7.7万人,城市居民人均月低保标准485元,农村居民保障标准每人每年最低2500元。

    指标解释:

    国内生产总值(GDP) 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对于一个地区来说,称为地区生产总值。英文缩写统称为GDP。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指企业(单位、个体户)通过交易直接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个人包括城乡居民和入境人员,社会集团包括机关、社会团体、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居委会或村委会等。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综合汇总计算的结果。通过该指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费支出的影响程度。

    注:1.本公报部分指标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2011-2024 榆林贸促网

网站备案:陕ICP备20007665号-1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市委大院 邮编:719000

电话:0912-8139015 传真:0912-8139011

技术支持:张掖新能科技有限公司